三大運營商進退維谷:盈利困境未解 5G投入與日俱增
運營商內部對5G的態(tài)度還是保守的?;窘ㄔO費用支出太大,還要進一步提速降費,收益上承壓。
戰(zhàn)5G:巨變與躊躇
46年前,摩托羅拉創(chuàng)造了全球第一部手機,并用這臺大哥大手機打通了全球第一通無線電話。中國大陸的第一臺手機則出現(xiàn)在1987年的廣東,當時廣東與港澳實現(xiàn)移動通信接軌,引入了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3200,從此,中國拉開了移動通信大幕。
30多年來,從0G到1G的缺失,到2G、3G、4G的追趕,再到如今5G的同臺競爭,國內通信業(yè)經歷了巨變。其間,國內從受制于海外通信商“七國八制”局面,到“巨大中華”的坎坷起伏,再到華為中興為首的設備商引領5G,中國的通信產業(yè)鏈在全球的話語權迅速抬升。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今年由于5G商用開啟,格外受到關注。三大運營商作為主角,已經投入建設網絡,并且完成了5G第三階段測試。今年下半年,運營商將繼續(xù)開展5G基站和網絡的大規(guī)模建設。
作為5G產業(yè)鏈上的重要參與者,國內運營商和鐵塔公司承擔了建網重任。根據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公開的2019年5G相關的資本支出情況,中國聯(lián)通計劃投資60億-80億元、中國電信計劃90億元、中國移動計劃不超過172億元,總計規(guī)模約在236-342億元之間。
然而,幾百億對于建設基站等基礎設施來說,還是小數目。面對不確定的應用場景、不確定的商業(yè)模式,運營商們對于5G頗為謹慎。例如,中國移動就表示2019年要“務實、審慎地推進5G網絡建設,部分城市實現(xiàn)5G試商用”。
多位運營商人士也表示:“運營商內部對5G的態(tài)度還是保守的?;窘ㄔO費用支出太大,還要進一步提速降費,收益上承壓。”
保守投入
在基站和投資方面,根據中信建投的報告,預計5G基站是4G的2倍。我國5G基站可能需要達到760萬,其中5G宏基站約500萬,小基站約260萬。從彈性角度來看,小基站、AAU-基站射頻器件、光模塊、無線設備及 AAU-基站天線增幅較大。 但小基站將主要基于高頻段建設,商用時間略晚,射頻器件和基站天線振子或將會集成,尚有不確定性。
預計中國運營商5G主體投資(主要包括規(guī)劃期與建設期的相關資本開支)規(guī)模將達1.23萬億元,較 4G 投資規(guī)模增長 68%。其中,無線主設備投資規(guī)模最大,達到6000億元,占比 48.89%,較4G無線設備投資額增長127%;傳輸主設備投資規(guī)模次之,可達2800億元,占比22.82%,較4G配套傳輸設備投資額增長44%。
由此可見,2019年才是5G大投資的起步,如今三家部署情況如何?此前,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明確表示,中國移動2019年將建設3萬-5萬個5G基站;中國聯(lián)通近日發(fā)布了“7+33+n”5G試驗網絡部署,要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等7座城市核心區(qū)域連續(xù)覆蓋;中國電信預計2019年5G基站建設達到2萬個。
在成本高昂的部署初期,運營商率先在核心城市圈進行布局。同時,為了快速建網,運營商對組網模式的選擇也有一些變化。
Counterpoint最新的報告表示,由于5G組網模式與4G不同,預計三大運營商將采用穩(wěn)妥、有序的基建方式,而非盲目爭搶第一。據悉,2019年底三大運營商主要使用NSA(非獨立組網)作為臨時解決方案,但將SA(獨立組網)視為長久建設目標。
比如電信去年白皮書說直接建設SA,但是一位電信內部人士表示:“今年公司突然提出先建設NSA,后期再改。因為建設SA的話,在進度上趕不上另外兩家。電信在杭州就是NSA的模式?!辈贿^,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建成SA為主的、SANSA混合組網跨省跨域規(guī)模實驗網。
運營商在邊投入邊尋找機會。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集團聯(lián)席總裁韓志剛表示:“因為5G是未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5G的連接更方便、更便捷、更完善以后更能催生應用,在國家的支持下可能運營商會加大投入。今年的5G很多地方的重點還是實驗網,如果實驗網布下去以后沒有問題了,明年建設的投資力度有可能會加大。加大以后就是先有路先有車的問題,我們很看好,但是基于整個行業(yè)的努力,5G與4G不一樣,講生態(tài)、合作伙伴,講開放和合作共贏?!?/span>
身處矛盾
同時,三大運營商也面臨著多方壓力和矛盾。
隨著政策陸續(xù)出臺,5G建設規(guī)劃進一步明確。比如,近日發(fā)布的《廣東省加快5G產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就寫道:到2020年底,珠三角中心城區(qū)5G網絡基本實現(xiàn)連續(xù)覆蓋和商用;全省5G基站累計達6萬座,5G個人用戶數達到400萬;5G產值超3000億元;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30個。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累計達17萬座,5G個人用戶數達4000萬。
不論是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qū),還是長三角、京津冀地區(qū),5G的建設目標都在穩(wěn)步推進,運營商也在朝著目標奔跑。在“517”之后,還將繼續(xù)擴大建設規(guī)模。
另一邊廂,提速降費正在一步步落實。5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會議提到,針對農村、邊遠地區(qū)等薄弱環(huán)節(jié),全年擴容及新建4G基站超過60萬個,實現(xiàn)全國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8%;多措并舉實現(xiàn)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降低20%以上。
這意味著,運營商不僅要建設5G基站,4G基站也還在建設當中,同時還要面臨營收結構的調整??芍^“前有攔路后有追兵”,一方面收益增速放緩、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基站又是必須投入部署的。在大眾看來,運營商盈利高,但是運營商也很“委屈”,前期投入非常大,商業(yè)模式卻還沒找到。
以資金雄厚的中國移動為例,2018年業(yè)績,運營收入達7368億元,同比增長1.8%,歸母利潤達1178億元,同比增長3.1%。然而受取消流量漫游費等因素影響,中國移動去年的移動業(yè)務收入下滑了3.87%,移動業(yè)務ARPU也從57.7元降至53.1元。從資本開支來看,中國移動2018年累計支出1671億元,較2017年的1775億元下滑5.9%。
而在應用方面,雖然移動、聯(lián)通、電信三家今年以來不斷釋放案例,比如5G遠程診斷、5G智慧法院、5G智慧校園、5G直播等等,但是真正大規(guī)模落地還需要時間,產業(yè)鏈上的商業(yè)模式也還在探討。
一位運營商人士表示:“5G投資金額太大,要看未來應用的收益?,F(xiàn)在的投資只是建設成本,還不包含電費。而單單電費就很高昂,現(xiàn)在一個宏基站開一天的電費就要幾百上千元,還是沒什么用戶的情況下。用戶如果增長電費翻個2倍、3倍都很正常。比如在浙江,估計光電費就近10億元?!?/span>
一位通信業(yè)內人士則說道:“5G建設完善后,運營商也希望有更多收益的手機套餐,但是現(xiàn)在僅僅依靠網速來提高業(yè)務收入水平很難。網速快1000倍,可能有人愿意付出上百元一個月的費用,但是升級肯定沒有4G那么猛烈。所以還要挖掘更多業(yè)務場景?!?/span>
在任何情況下,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中訊證研不對因使用本網站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網站所刊載內容做出決策。